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宜宾茶界“女强人”陈蓉:让企业活下去才是王道

    信息发布者:13980396566cwt
    2017-11-13 17:47:22    来源:宜宾传媒网   转载

    川红工夫是蜀中瑰宝,是宜宾的一张名片,更是筠连人的骄傲。



    如今,说到川红功夫茶,就不得不说川红传承与创新的关键人物——陈蓉,一连串连她自己都记不清的头衔和荣誉,茶艺师,市人大代表、筠连县政协委员,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手,全国“双学双比”先进女能手……

    宜宾醒世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醒世茶业”)董事长才是这朵特立独行的商界玫瑰最响亮的名号,强势、较真,给人印象深刻的她从不避讳自己独有的个性。

    “这个女人不好打交道”

    “兄弟,你这个报道要收费不?”

    “不收费。新闻报道从不收取任何费用。”

    10月26日下午,在约定的地点,采访这位宜宾茶业界知名的女企业家就这样开始了。

    陈蓉解释说,“我做事一向是先小人后君子,所以我要先问清楚。”

    与陈蓉打过交道的人,对她的印象应该多少有点深刻。

    这种直率的性格也引来不少争议。以至于有的人评价她,为人处事干脆利落,从不拖泥带水,更不喜欢“绕弯儿”;也有的人说,陈蓉太较真、太强势,无论是对合作伙伴、还是对公司下属,批评人时不留情面,甚至让人下不来台。

    “这些话,你应该是圆了一下吧,说的有点客气了。我心里清楚别人怎么说我,无非是说我‘这个女人不好打交道’嘛。说我说话、做事太强势了。”陈蓉接过话题,坦率回答。“别人说我什么,我真的不在乎。我就是我,不会去取悦任何人。”

    陈蓉说,我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喜欢我,那样活得太累。“我的合作伙伴,都是内心很强大的。我只需要做我自己,做好自己就够了。”

    沟通是有成本的

    几年前,宜宾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负责人专程找到陈蓉,谈推广合作。品牌宣传、新产品推广对醒世茶业而言,本来也存在实际需求。

    “他说了大半天,我不清楚他到底要干啥子?宣传推广,准备怎么做?你说一下思路,理一个方案,契合我的产品特质、适合公司的市场策略,具体需要多少费用……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直奔主题不就完了,为什么要绕一大圈?他以为我听懂了,我以为他的说是另外一回事。”

    “我当时就打断了他的话,认真的给他说了一句:沟通是要成本的哦。”回忆起当年这一幕,陈蓉依然坚持这句话——沟通是要成本的。“时间、精力……这些不是成本?何必要浪费表情。”

    “所以,刚才我就问你,这个采访报道是不是要收费的,就是这个道理。”陈蓉补充说,不要等采访到中途,你才提出收费的要求。“如果要收费,那就是另一回事,我们肯定要换一种方式交流。”

    坦荡、直接,特立独行,是陈蓉一贯的做事风格。

    不放弃,要挺住!

    川滇交界的筠连县,自古盛产好茶。四周,山若游龙,百里林海、莽苍郁郁,尤其是茶叶基地接天连碧,无涯无际。

    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陈蓉最初并不是做茶业的,而是在沿海做服装生意。陈蓉姐弟俩怀揣梦想,回乡创业,创建醒世茶业这个品牌那是在17年前。

    “最早是做苦丁茶。筠连地理环境、土壤气候很适合种茶,随便插根枝条都会发芽。”说起创业经历,陈蓉随心而谈。“当初并不是盲目投资,是经过慎重考察的,那时茶叶市场有了一些新变化。我们投入了2000多万元,在大雪山、腾达等镇开创了5000亩茶园,是当时全国最大的苦丁茶基地。”

    筠连苦丁茶品质好,市场供不应求,价格飞涨,让当地茶农快速致富,全国苦丁茶市场十分疯狂。

    好景不长,2004年央视《焦点访谈》对筠连县部分茶农在苦丁茶制作过程中掺假制假的行为进行了曝光,让筠连苦丁茶一夜之间从神坛跌落,弃如敝屣。

    “全军覆灭了。”说起13年前苦丁茶由盛转衰的经历,陈蓉直摇头。

    “对筠连苦丁茶是毁灭性的打击。人家是断臂,我是这样……”陈蓉抬起右手,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好好喝茶,好好活着

    “农民砍了茶树,可以种植其他农作物。我是租来的地,租金要付,银行贷款要还、人工工资要支付……房子可以搬走,茶园搬不走啊,还要请人来砍茶树,才能把地块交付给对方。”

    “既然都摊上大事了,后来为何还要坚持做茶业?”

    “挺住!不放弃,我看好茶业市场发展,我坚信自己的选择。要摆脱困境,自己想办法解决。”陈蓉说,任何一个人或企业,在任何时候,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想解决问题,只能往前走,把困难暂时放下,向前大迈步。

    后来,陈蓉又离开筠连,再去沿海打拼。2008年回到筠连,与合作伙伴从事房地产开发。让她感到自豪的是,做了筠连县第一个高绿化纯住宅项目。

    积累了资金,回头再做茶业。

    “为何不坚持做房地产项目,不比做茶业的利润低吧?”

    “这些年不知道有多少人问过我同样的问题。”靠在座椅上,陈蓉微微仰头,若有所思。“说实在话,房地产项目盈利要靠抠,抠了成本势必就会影响楼盘品质,这个品质往往是需要经过长时间才可以检验的。不像做茶叶,品质好不好,立竿见影。”

    “何况,我投入了那么多钱来做茶叶,当初也是因为看好这个行业,就这么放弃,我不甘心。当初和我们一起被评为知名商标的茶企,现在活下来的只有几家。这一路走下来,我觉得对企业来说,首要的就是要想办法活下去!市场是瞬息万变的,活下去才是王道!醒世,说简单点,就是好好喝茶,好好活着!”

    “川红功夫”起死回生

    由“红转绿”、再到“绿转红”,五花八门,各种名茶系列、各地品牌风起云涌,鱼龙混杂,宜宾茶业也在市场变幻中跌宕前行。

    随着绿茶流行,占据大市场,茶业界很多同行并不看好陈蓉做红茶,认为川红功夫茶很难再翻身了。

    陈蓉收购了改制后的筠连茶厂,留下了原来的骨干工人,解决了这些下岗工人的“后顾之忧”。这些老茶工也投桃报李,制茶技术毫无保留,老带新,很快带出了一批新工人,这也是醒世茶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适应红茶市场的需求,时尚化、品质化、品牌化已成为红茶市场发展趋势,陈蓉多次向省内外著名的老茶人和专家学者请教,取其精华,提升品质。

    熟悉茶艺的人都知道,红茶加工制作过程中,发酵、提香必须一气呵成,而技术火候是影响红茶品质的关键因素。

    “黄金白露这个产品上市之前,我们记不清楚经过多少次试验,请了多少技术专家。”陈蓉说,一次试验就要用20斤上等茶叶,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提香等工序环节,只要一处出现失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一千多斤高价选购的茶叶,没多久就用光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茶叶就浪费了,但试验还得继续做。”

    因提香技术不成熟,期间,也不乏有专家出于好心,劝说她添加一点食用香精……

    “不行!我不能那样做。”陈蓉坚决反对。这样反反复复,前后历经一年多时间。“我们终于掌握了这项提香技术。”

    一度在茶叶市场上消失了十多年的川红功夫又以新姿态“重现江湖”。

    “标准化生产”是个伪命题

    四川农大教授、茶史专家李家光看到浴火重生的川红功夫茶“黄金白露”感到很吃惊,遍身金毛,似穿金甲,原来的功夫茶不讲究外形。醒世茶业依托筠连独特的气候、土壤、水质,将生态理念发挥到极致,这就是竞争力。

    生态健康的饮茶理念深入人心,国际市场对茶叶质量准入门槛逐步提高,标准化生产、全产业链质量监控成为茶企决胜市场的不二法门。

    如今,多数茶企采取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经营,但农户采摘手法不可能整齐划一,如何实现“标准化生产”?

    陈蓉说,“标准化生产”是个伪命题。千家万户,没法“标准化”,除非是机械化作业。

    “标准化生产”在于后道精准工序,所以茶叶有等级划分。这是陈蓉的观点,前道人工采摘无法标准化,只有在后道改良环节,对精制工艺准确控制,产品才能实现标准化。

    做嫁衣也是一种价值

    “浙江沿海一带的茶商来宜宾收购茶业,从鲜叶采摘、杀青、揉捻,亲自监督一道道工序,弄好就带走了。几十元一斤,人家拿回去包装成高端名茶,能卖上数百元、上千元一斤。”几年前,一名熟悉宜宾茶业市场的营销专家在高县来复镇看到外商采购宜宾茶叶的一幕,至今都有点激动:“咋搞的,宜宾茶业还在给别人打工,就赚那么一点辛苦钱?悲哀啊。”

    “给别人做嫁衣,宜宾茶业品牌落后于人,这是事实。”陈蓉并不否认这种现象,就像白酒一样,正因为宜宾有世界名酒五粮液一枝独秀,宜宾不少酒企生产的原酒为外省名酒所青睐。陈蓉认为,茶叶也一样,宜宾茶叶品质出众,说明有品质、有价值,外商才会进来采购,要不你连做嫁衣的机会都没有。

    对 话

    记者:您给人印象太强势,会不会影响您公司的产品推广和口碑传播?

    陈蓉:可能会。我这个人性格如此。这个缺点,算是性格上的一种缺陷吧。一位市领导说我不合群,喜欢单干,剑走偏锋,是个“独行侠”。(笑)

    记者:做茶业利润很高吧?

    陈蓉:卖茶是卖水,因为水比茶多,貌似利润很高。但事实是,茶业可以让茶农盈利,可以让经销商盈利,茶企则不一定。茶企的成本相对高得多,产品生产周期长,分摊下来,反而不如普通茶农。

    记者: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都在说“跨界”,您是怎么理解的?

    陈蓉:跨界,应该是一场颠覆式革命。今年中秋前我们也玩了一把“跨界”:醒世红茶+月饼,天然茶香,油而不腻,也算是颠覆了筠连传统手工月饼的风味。

    记者:如今,宜宾茶业百花齐放,您对未来是怎么考虑的?

    陈蓉:专心做产品。未来茶业应该会有两种消费倾向,一种是大众化的产品;另一种则是定制茶叶。作为茶企,还是少吹牛,别制造泡沫,这样也不用担心国税、地税来找你,呵呵……

    记者:在外界看来,为什么宜宾茶还只是一个区域品牌?

    陈蓉:全国性的品牌起步较早,竞争也相对小一些。另外,还与消费习惯有很大关系,比如宜宾以喝屏山炒青居多;自贡人则是喝花茶;而泸州人则喜喝沱茶。如今,品质决定品牌,消费还需要引导。

    记者:我今天的采访提问,没有让您感到难堪吧?(内容来源:《新三江周刊》宜宾传媒网 记者 陈建华)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